阿媽
出自維基百科,自由嘅百科全書
阿媽,媽,媽媽,老母、老媽子、媽子、老媽媽,而古時嘅中國就叫娘或者娘親,文言寫做母親或者母。英文阿媽叫mother,所以有人就叫媽打,而英文變體mummy,mammy或者mommy 就變成媽咪呢個叫法。
目錄 |
[編輯] 來源
唔理係媽定係母(古代媽同母都係ma),都好可能係蘇蝦學出聲嘅頭嗰幾種聲。因為咁就畀大人當係叫阿媽嘅。爸(pa),爹(te)都係有異曲同工之妙。所以有啲話同廣東話唔同,阿爸阿媽會掉轉來叫。
[編輯] 定義
媽媽通常係雌性,係仔女對由肚裡面生佢哋出嚟嘅人嘅稱呼。不過有時候,就算唔係由哩個人親自生出嚟,但係哩個人獻出咗養育之恩,咁被佢養育嘅人都可以叫佢做媽媽。
如果親生媽媽離咗世或者離咗婚而唔再同爸爸一齊,但係爸爸就娶咗另一個女人,咁哩個女人就會成為啲仔女嘅「繼母」(俗稱「後母」或者「後底乸」)。
[編輯] 母愛
母愛係指阿媽對子女嘅愛。所以話阿媽係最偉大嘅人亦絕大部份嘅人都會贊同,因為除咗以上講嘅之外,有啲媽媽為咗仔女,仲會不惜犧牲自己,甚至獻出性命嚟作出保護;以上哩啲行為就稱之為「母愛」。
有好多電視或者電影都會用母愛嚟做橋段,就好似香港有一套同系列嘅電影,佢哋分別係喺1985年出品嘅《法外情》、1988年嘅《法內情》同埋1989年嘅《法內情大結局》,哩系列嘅戲充份咁刻劃出媽媽對個仔無私嘅愛,係十分之感人肺腑嘅經典電影。套戲係由葉德嫻飾演阿媽,而劉德華就飾演做律師嘅仔。
另外,美國人安娜查維斯兩母女,一直咁推崇阿媽對仔女嘅母愛,要定下母親節。個女響阿媽死咗之後兩年,就將1907年5月12號佢阿媽死忌做母親節。最後美國1914年開始將每年5月第二個星期日定為「母親節」。而呢個習俗就推而廣之到世界各地。
[編輯] 另類母親
人類對於一個有感情嘅地方或者有感情嘅事物,甚至敬拜嘅神靈等等,都可以用母親嘅名號嚟稱呼,好似:
- 母地: 即係家鄉(英文係 Motherland),存在咗孕育之恩嘅情感。
- 聖母瑪莉亞: 天主教及基督教嘅聖經入面講,經聖靈欽點而生出神之子耶穌(Jesus Christ)嘅女人。因為聖經典藉話佢係由古到今唯一完全冇原罪嘅人,於是成為咗世人之母。
- 皇母娘娘: 又叫天后娘娘,道教裡面嘅神靈,係喺天界上面玉皇大帝身邊嘅皇后。
- 母校: 即係曾經就讀過嘅學校。
- 母會: 通常係用嚟講運動員出身嘅屬會。
- 外母: 話係另類係因為佢唔屬於一個人本身直系親屬列表裡面嘅人,亦都冇養育之恩,但係又好有親戚關係;佢就係一個男人對佢老婆嘅阿媽嘅稱呼。至於一個男人對佢嘅外母有冇感情則係好個別,冇得深入討論;但係跟據「愛屋及烏」嘅道理,唯有計佢係有感情嘅對象。
至於水母(又叫「白蚱」),佢並唔屬於阿媽哩個欄目嘅嘢,而係一種無脊椎嘅水中軟體生物嘅名稱,千奇唔好誤會而搞錯。
[編輯] 另類用法
做錯嘢或者見到啲嘢而驚嘆、或者感嘆話覺得唔抵、唔忿氣,好多時會搬阿媽出嚟作為感嘆。例如中國北方人好興喺感嘆時大叫:「我的媽呀!」或者「媽的!」。
各種語言嘅粗口,包括粵語粗口,都好興搬人哋阿媽出嚟鬧同侮辱。